Ledger多签费用解析:关于成本与争议你需要知道的内容
Ledger多签功能与Nano Gen5钱包简介
Ledger作为全球公认的加密货币硬件钱包领导者,推出了革命性的多签功能以及最新的Nano Gen5硬件钱包。这一创新还伴随着重新命名的Ledger Wallet应用程序,取代了之前的Ledger Live应用程序。多签功能使用户能够直接通过Ledger的后端执行多签交易,无需依赖第三方工具如Specter或Sparrow。然而,这一更新在加密社区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特别是关于其相关费用及对去中心化的影响。
什么是Ledger多签费用?
Ledger的新多签交易费用结构已成为讨论的热点。以下是费用的详细分解:
标准交易的固定费用:标准多签交易需支付10美元的固定费用。
ERC-20代币转账费用:ERC-20代币转账需支付0.05%的费用,此外还需支付区块链的Gas费用。
这些费用旨在支持Ledger的后端基础设施。然而,这种费用结构因偏离公司最初的自我托管原则而受到批评。许多加密社区成员认为,这种收费模式优先考虑利润,而非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精神——去中心化。
为什么Ledger多签费用引发争议?
加密社区的强烈反对
Ledger引入多签费用后,遭到了广泛的反对。批评者将这一费用结构称为“敛财行为”,认为Ledger正在通过以前免费或通过第三方工具以较低成本提供的功能来牟利。这引发了关于可访问性的担忧,尤其是对于可能觉得费用过高的普通用户。
与旧设备的兼容性问题
另一个主要争议点是与旧版Ledger设备(如Nano S)的不兼容性。由于内存限制,这些设备无法支持新的多签功能。这让长期用户感到被排除在Ledger的最新技术进步之外,进一步加剧了社区的不满。
封闭源系统的透明性问题
Ledger的封闭源系统也受到了质疑。与开源解决方案不同,用户无法独立验证数据的处理方式。批评者认为,这种缺乏透明度削弱了信任,尤其是在用户需要为多签交易支付额外费用的情况下。
Ledger的品牌重塑与数字身份安全的关注
除了引入新功能外,Ledger还将其设备重新定位为“签名器”,而非硬件钱包。这一转变反映了公司在日益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世界中,致力于保护数字身份的更广泛目标。售价179美元的Nano Gen5硬件钱包具备以下先进功能:
E-Ink电子墨水触摸屏
蓝牙5.2
USB-C连接
支持NFC的安全功能
虽然这些升级使Ledger在加密安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也表明其正向更注重企业用户的方向转变,这可能会疏远普通用户。
Ledger的费用模式与竞争对手的比较
Ledger的收费模式为Trezor等竞争对手以及开源工具如Safe Wallet提供了机会。这些替代方案通常提供:
更低的成本:许多竞争对手以较低费用甚至免费提供类似功能。
更高的透明度:开源解决方案允许用户验证代码并确保数据安全。
尽管如此,Ledger的企业级功能和市场主导地位仍使其成为机构客户的首选。
安全功能:在安全性与成本之间寻找平衡
Ledger的一大亮点是其对安全性的关注。新的多签功能包括清晰签名功能,有助于防止盲签攻击——这是加密交易中的常见漏洞。然而,这些安全增强功能所附加的费用也带来了矛盾:用户在享受更高安全性的同时,也需承担更高的成本。
对加密行业的更广泛影响
围绕Ledger多签费用的争议突显了加密行业内的更广泛矛盾。一方面,去中心化和自我托管仍然是基础原则;另一方面,像Ledger这样的公司正在探索通过安全功能货币化来维持运营的方式。这引发了关于加密未来的关键问题:
去中心化与盈利能力能否共存?
货币化策略是否会将用户推向替代解决方案?
结论
Ledger的新多签功能和费用结构标志着公司在加密安全方面方法的重大转变。尽管Nano Gen5硬件钱包和重新命名的Ledger Wallet应用程序提供了尖端功能,但相关费用和兼容性问题引发了广泛争议。随着加密行业的不断发展,用户必须在增强的安全性与去中心化和自我托管原则之间权衡利弊。Ledger的这一举措是否会成为新标准,还是会将用户推向竞争对手,目前仍有待观察。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